大家好!我是一个刚入行亚马逊跨境电商的小白,之前完全不懂怎么选品,脑子里就一个想法:得找利润高的产品,不然折腾半天不赚钱多亏啊!后来我摸索了一套方法,今天就用我的亲身经历跟大家聊聊,让你看完就能上手!
第一步:先搞清楚啥是“高利润产品”
我刚开始的时候,以为高利润就是卖贵的东西,后来发现不对!高利润得看“利润率”和“市场需求”。比如一个东西卖100块,成本80块,利润才20%,这就不算高利润。但如果一个东西卖50块,成本10块,利润率80%,那才叫香!所以我选品的第一步,就是得算清楚利润率,别光盯着卖价高不高。
利润率咋算?我一般用这个公式:
利润率 = (卖价 – 成本 – 亚马逊费用) ÷ 卖价 × 100%
亚马逊费用包括FBA仓储费、物流费、平台佣金(一般15%左右),这些得提前估算好。
第二步:从“热销品类”里挖金子
我一开始啥都想卖,结果发现太散了,根本没方向。后来我学聪明了,直接从亚马逊的“Best Sellers”榜单入手。这玩意儿就在亚马逊首页,点进去就能看到各个类目下卖得最好的产品。比如“家居厨房”“宠物用品”“健身器材”,这些都是常年热门的。
但别直接抄榜单上的爆款!为啥?因为那些产品竞争太激烈,我这种新手卖家根本挤不进去。我的办法是:
点进热销品类,看前20名的产品。
找那些“周边产品”或者“细分需求”。
比如宠物用品里热销的是狗粮,我就不卖狗粮,我去看有没有人卖“便携式狗水壶”或者“狗狗牙刷”,这种小众但有需求的东西,竞争少,利润空间反而大。
第三步:用工具帮我“算账”
我刚开始选品全凭感觉,结果挑了半天发现利润低得可怜。后来朋友推荐我用一些选品工具,简直打开新世界!我常用的有这几个:
Jungle Scout:可以看到产品的销量、竞争对手数量、利润预估。
Helium 10:能分析关键词热度和市场趋势。
Keepa:看产品历史价格,避开那些老降价的坑货。
举个例子,我用Jungle Scout搜“瑜伽垫”,发现月销量5000件,但卖家有200个,竞争太大了。然后我换了个思路,搜“瑜伽砖”,发现月销量1000件,卖家才30个,利润率还能到50%以上,这不就香多了吗?
新手别怕花钱,工具的月费也就几十刀,能帮你少走弯路,值!
第四步:找供应商,砍成本
选好产品后,我得找货源。亚马逊卖家基本都用阿里巴巴(Alibaba)或者1688找供应商。我的经验是:
先搜同类产品,比价。
直接跟供应商聊,问最低起订量(MOQ)和单价,能不能再便宜点。
拿样品试试质量,别贪便宜买低质货,不然差评一堆就完了。
比如我选了个“便携式水杯”,网上卖25美金,供应商报价3美金一个,运费加FBA费用算下来总成本10美金,利润率能到60%,这就很靠谱了。
第五步:看数据,别凭感觉
我以前老觉得自己眼光好,结果挑的产品没人买,亏得想哭。后来我学会看数据:
BSR(Best Sellers Rank):排名越靠前,说明卖得越好,但别选前100的,太卷。
评论数:评论少于50条的,说明竞争小,有机会。
市场需求:用工具查关键词搜索量,比如“portable fan”月搜索10万次,那就是个好机会。
举个例子,我看中一个“迷你电风扇”,BSR在5000左右,评论才20多条,月销量200件,卖价20美金,成本5美金,算下来利润率70%,果断入手!
第六步:试卖一把,验证想法
选好产品后,我不会一下进1000件货,太冒险了。我一般先小批量进货,比如50件,挂上亚马逊试卖。卖得好就加单,卖得不好就换产品。
试卖的时候,我还会优化一下Listing,比如标题写得吸引人点,图片拍得专业点(可以用Canva自己搞定),价格定得比对手低1-2美金,先把销量冲起来。
新手别怕试错
说实话我选品也不是一帆风顺,踩过不少坑。比如有次挑了个“创意手机支架”,觉得特新奇,结果市场需求太小,卖了俩月才出10单,亏了几百刀。但这些坑让我更明白,高利润产品不是靠运气,得靠数据+耐心。
新手朋友们,别怕失败,咱就从小单试起,找到一个爆款,后面就稳了。
亚马逊选品其实不难,难的是迈出第一步。只要你肯学、肯试,高利润产品就在那儿等着你。跟我一样,从0开始,一步步来,总能找到属于你的领域!
好了,就聊到这儿,你有啥问题随时问我,咱们一起进步!